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,“進一步明晰不同類型國有企業功能定位,完善主責主業管理”。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提出,“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,全面推進國資國企功能性改革”。湖北文旅集團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,深入貫徹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,以產業引領、消費帶動、科創賦能、安全保障為導向的功能性改革鍛造核心競爭力,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,努力建設全國一流文旅龍頭企業。
深刻領會國企功能性改革的內涵和戰略意義,堅持“三個統籌”,努力增強核心功能和核心競爭力
切實把提升國有企業戰略功能價值放在優先位置,堅持“三個統籌”,努力增強核心功能和核心競爭力。
國企具有“引導、帶動、調控、保障”重大功能,是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主力軍,要做到“統籌擴大內需和優化供給”。面對居民高品質、多元化、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以及不斷涌現的新消費行為習慣,國企要提升價值創造能力,為“能消費”提振市場信心;優化消費供給能力,為“愿消費”提供消費場景。同時,國企要積極支持和引導各類資本提高要素利用效率,樹立供應鏈思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通過高質量供給與多樣化需求精準對接、高效匹配,增強發展可持續性和生命力。
國資國企要強本固基,實現安全與發展雙輪驅動,做到“統籌風險防范和動力轉型”。當前國資國企普遍存在債務和風險等現實困難。要堅持在加快發展中解決發展中的問題。大財政改革是當前化債務、建體系、優動力的科學路徑。深化“三資”清理盤點,完善“一賬一表”,實現應統盡統、分類處置。堅持大財政大統籌,與市縣全面加強戰略合作,參與各層級“三資”清理盤活。更大力度深化市場化改革,構建科學高效現代企業制度,最大可能激發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。以開放心態與民營資本開展廣泛合作,探索合資、合作、聘請職業經理人、事業合伙人等多種機制實現合作共贏。
國企具有“雙重屬性”,需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,要做到“統籌經濟工作和民生工作”。國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。國企具有“雙重屬性”,既是市場商業主體,需履行國有權益保值增值;更需承擔國家戰略功能使命,實現政治屬性、經濟屬性、社會屬性有機統一。國企既要堅持做強做優做大,有足夠實力才有足夠能力發揮核心功能,突出國有經濟主導作用,提升核心競爭力;又要服務民生需求,增進人民福祉。
聚焦文旅集團主責主業,完善四大核心功能,建設美麗湖北、服務美好生活
文旅集團深耕文旅商體康養行業,近年來累計投資超500億元,帶動社會投入2000多億元。文旅集團將圍繞“旅游目的地投資運營商、內外貿易綜合服務商、體育運動全場景服務商、健康養老全產業鏈運營商、數智商旅資源整合和科創投控平臺”功能定位,聚焦文化旅游、體育康養、商業貿易主責主業,切實履行“建設美麗湖北、服務美好生活”企業使命。
(一)持續增強文化旅游產業引領功能,更好服務人民美好生活。深度挖掘荊楚文化、三國文化、巴土文化內涵,打造文化旅游精品,持續叫響“知音湖北”品牌。打造神農架、武當山、恩施大峽谷等世界級旅游目的地;用好100億文旅產業基金,實施“景區煥新”計劃,進一步優化供給。提升服務品質,構建良好旅游生態;著力培養一批金牌導游,整合營銷宣傳。以供應鏈思維拓展“一機游湖北”平臺功能,提升智慧文旅水平,加快打造沉浸式、互動式智慧文旅新場景,豐富文旅新業態。
(二)持續增強普惠養老服務功能,服務保障老有所養、老有頤養。全力構建全省“居家—社區—機構—養老綜合體”四級服務體系,運營社區網點突破100家,管理床位數超1500張,有望5年內床位數突破1.5萬張。全力運營好省養老服務平臺,已完成一期建設,導入基礎數據1600萬條,上線“六助一護”等15項市場服務、7項政務服務。下一步將加大政務服務引流,吸引全省各類市場主體上線運行。整合集團旗下資源,為不同類型老人提供“療養性”“旅居式”多產品服務,積極謀劃和推進大健康與養老產業融合創新。
(三)持續增強戰略物資保障功能,更好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。全力服務全省煤炭保供,每年為全省迎峰度夏和冬季保供,提供不少于600萬噸煤炭供應。持續完善全球采銷體系,不斷做優銅精礦、鐵礦石、冷凍肉、新能源電池等大宗貿易業務。全力運營好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,推進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建設,打造高能級湖北智慧貿易數字底座。全力服務湖北企業“走出去”,發揮實控主板上市公司上海雅仕作用,打通“連云港—新疆—哈薩克斯坦—歐洲”新通道,加大力度推進海外機構設立,布局“海外倉”。
(四)持續增強全民體育引導功能,更好服務人民健身運動需求。承接運營省奧體中心等大型運動場館超25萬平方米,探索完善服務標準,創新場館運營模式,打造城市體育綜合體樣板。開發“長江超級馬拉松”“青博會”“NBL”三大自主IP賽事,填補湖北職業籃球空白。通過控股1—2家專業體育俱樂部,持續擴大湖北本土體育賽事品牌影響力。開展“百鎮千村”系列賽事等全齡化全民健身賽事活動,促進體育活動惠民便民利民。用好22架直升機資源,拓展低空經濟功能,加大上下游產業、智能設備等資源整合,實現體育運動休閑全產業鏈協同發展。
(作者系湖北文化旅游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)